2025年7月17日上午,潭水鎮召開“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全域人居環境整治夏季攻堅大行動動員會,全面部署夏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鎮班子成員、各村(社區、辦事處)書記、三條典型村自然村村長、相關部門負責人共90余人參會,共同擂響人居環境整治的激昂戰鼓,誓以雷霆之勢向環境頑疾發起總攻,為潭水高質量發展夯實最堅實的生態根基。
會議指出,2025年是廣東省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關鍵年,要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嚴格對照整治標準,聚焦“六亂”“三清三拆三整治”“垃圾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核心任務,分領域、分區域精準發力,做到發現一處、清理一處、規范一處,讓整治成果看得見、摸得著。
潭水鎮主要負責同志強調:一是提高站位、凝聚共識,以“決戰決勝”的姿態扛牢責任。全鎮上下統一思想、壓實責任,構建“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班子成員包村、鎮村干部包片、黨員代表包戶、群眾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確保每個角落都有“責任人”、每項任務都有“時間表”,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攻堅合力。二是聚焦重點、精準發力,以“攻堅克難”的勁頭狠抓落實。開展“六亂”整治常態化,由鎮城監中隊帶頭,鎮、村干部和保安組成專項工作組,常態化開展“六亂”整治攻堅。劃定“嚴管街”,加強集中攤位集中點的管理,引導商戶規范經營;對車輛亂停亂放“零容忍”,與交警中隊加強溝通聯系,引導群眾正確停放車輛。組織人員(鎮村干部、黨員、志愿者、公益崗)進行地毯式排查清理。重點清除道路兩旁、房前屋后、溝渠池塘、田邊地頭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廢棄物、白色污染等。要求做到無暴露垃圾、無衛生死角。專項整治廢品亂堆、雜物亂擺、廣告亂貼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動員群眾自行清理房前屋后堆放的柴草堆、農具雜物、破磚爛瓦、廢棄車輛農機具等。對公共區域違規堆放的雜物,先告知后清理。整治后確保主要通道暢通,視野開闊。三是發動群眾、共建共享,以“全民參與”的氛圍提質增效。完善村規民約,通過群眾自治、相互監督、教育引導,逐步革除陋習、樹立新風、固化文明習慣,使愛護環境成為村民自覺行動。推廣“積分制”“紅黑榜”管理,通過獎優罰劣激發群眾主動性,鼓勵群眾、商戶通過參與清理公共區域垃圾、規范門前秩序、主動綠化美化、舉報衛生死角等行為獲取“生態綠幣”,帶動群眾形成“人人參與、家家行動、戶戶受益”的生動局面。開展“文明戶”評選活動,村干部、網格員定期上門檢查評比、拍照公示,懸掛流動紅旗或發放小額實物獎勵(如毛巾、洗潔精、花盆)。通過正向激勵,可將大量庭院由“臟亂”變“整潔有序”。逐步引導群眾崇尚“家家比整潔、戶戶爭美麗”的主人翁意識,養成“人人動手、戶戶參與”美好風氣。四是健全機制、長效管護,以“久久為功”的定力鞏固成果。將圩鎮劃分為11片區,每片區增配保潔員,實行“12小時輪班制”,增加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保潔次數。重點時段加派突擊組,確保農貿市場、學校周邊等區域“隨產隨清”。新增分類垃圾桶,標注“責任單位+清運時間”,投入小型壓縮垃圾車,實行“定時定點+巡回收集”,垃圾轉運不超時,杜絕“二次落地”。堅決落實“門前三包”責任,明確“誰的區域誰負責、誰的問題誰整改。實施“小手拉大手”工程。在全鎮中小學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實踐課(如“河小青”巡河、“垃圾分類小督導員”),鼓勵學生將環保習慣帶回家,影響帶動家庭改變。
潭水鎮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持續發力、一抓到底,堅決打贏這場人居環境整治夏季攻堅戰,為全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貢獻潭水力量!(圖/文:林文韜、黎幸有)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