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晚,受持續強降雨及上游來水影響,潭水鎮境內河水陡漲、山塘承壓,防汛形勢陡然嚴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面臨重大威脅。危難時刻顯擔當!面對嚴峻考驗,潭水鎮黨委、鎮政府第一時間吹響“集結號”,鎮、村全體干部挺身而出、迎汛而上,將抗洪搶險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用實際行動繪就一幅幅風雨中的“紅色”守護圖景。
全鎮待命,吹響防汛“集結號”
暴雨預警發布后,潭水鎮堅決貫徹陽江陽春兩級市委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召開防御強降雨工作部署會議,把防汛救災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市委副書記莊灝、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覃世寬親臨指揮,全面研判強降雨形勢及本鎮風險隱患點,全面壓實責任鏈條,明確“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組、小組長和黨員包戶”的職責分工。一聲號令,全鎮全體干部職工、各駐村干部、村“兩委”成員聞令而動、火速集結。黨旗所指,行動所向。全鎮26個村(居、辦)迅速形成了以黨員干部為核心的防汛抗洪“主心骨”,一張嚴密的防汛責任網在風雨中迅速編織。
黨員沖鋒,挺立救災“最前沿”
暴雨如注,險情頻發。鎮全體黨員干部顧不上個人安危,爭分奪秒下沉到災情最重、風險最大的區域。“我是黨員,我先上!”“危險地方讓我來!”成為響徹防汛一線的鏗鏘誓言。凌晨2點,翔南村委會接到劉經深、劉經雪夫婦的焦急求救,由于水位急劇上升,他們被困在自家的魚苗孵化場,無法通行,情勢萬分危急。接到求助信息后,潭水鎮三防指揮部立即派出由鎮、村干部和鎮消防隊組成的聯合救援力量,攜帶救生衣、繩索、皮劃艇等專業救援裝備,頂風冒雨,火速奔赴受災現場。途中,渾濁的洪水裹挾著漂浮雜物,但救援人員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經驗,小心謹慎地抵達了被困夫婦身邊。在確認二人身體狀況穩定后,救援人員迅速為他們穿上救生衣。考慮到老人行動不便和現場環境,救援人員采取肩背、手扶的方式,在洪水中開辟出一條生命通道,最終將兩位老人安全轉移至陸地上。
由鎮、村干部組成的“黨員先鋒突擊隊”無畏風雨,腳踏泥濘深水,跋涉崎嶇山路,成為群眾最可信賴的身影。低洼處,黨徽閃耀在逆行的背影里,他們蹚著沒過膝蓋的渾濁積水,挨家挨戶敲門,耐心地勸說群眾轉移,將獨居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或背或扶,安全護送至臨時安置點。山塘邊,黨旗飄揚在堅守的崗位上,黨員們日夜輪班值守,緊盯隱患點變化,雨水漫過水鞋,浸濕衣衫,模糊了視線,卻更加堅定了守護的決心。危房前,黨性熔鑄在果斷的擔當里,面對部分群眾的猶豫或固執,鎮班子成員帶隊入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最樸實的話語傳遞著最真誠的關懷,年輕黨員更是主動幫群眾搬運家中重要物品,徹底打消群眾后顧之憂。堅決做到應轉盡轉不得留人、應轉早轉不得遲緩、強制轉移不得猶豫、轉移安置不得有失、風險未除不得回去。障礙前,黨章根植在為民的情懷中,雨勢迅猛,持續時間長,導致轄區內部分低洼路段積水嚴重,多處主干道及村道被倒伏的樹木、折斷的枝干、沖刷下來的泥沙石塊以及各類雜物堵塞,交通幾近癱瘓。“關鍵時刻,黨員要站出來、頂上去!”鎮、村干部攜帶鐵鍬、鐮刀、掃帚等工具,頂風冒雨,奔赴各個受阻路段,爭分奪秒對倒伏在主干道和村道的樹木進行分段清運,及時疏通受阻路段,恢復了轄區道路的基本通行能力。同時,協調相關供電部門全力投入電力線路的巡查和故障搶修工作。
戰斗堡壘,匯聚人間“暖心港”
遍布各村(居、辦)的應急轉移安置點里,黨員不僅是安全員,更是“服務員”和“貼心人”。各安置點迅速設立“黨員服務崗”,24小時有專人值守,被褥、食品、飲用水、常用藥品等物資保障充足,黨員干部親自為轉移群眾端上熱水熱飯,安撫情緒。“這么大的雨,要不是書記他們硬把我背出來,后果不敢想啊!”年逾七旬的大爺在安置點感慨萬分。窗外的雨水在玻璃上流淌,窗內是黨員干部忙碌穿梭的身影和安置群眾逐漸舒展的眉頭。一杯杯暖心的熱茶,一句句貼心的安慰,一個個不眠夜里的堅守身影,讓風雨中冰冷的避難點升騰起家的溫暖。這里,不僅是安全之所,更是由黨員干部用責任與愛心匯聚而成的“暖心港灣”。
成效顯著,同心協力“筑平安”
在這場與強降雨的較量中,潭水鎮廣大黨員干部身先士卒、日夜奮戰,全鎮群眾理解配合、同舟共濟,讓黨旗始終在防汛救災一線高高飄揚!截至目前,全鎮已成功安全轉移并妥善安置需避險群眾。下一步,潭水鎮將持續關注天氣情況,提高警惕,降低風險隱患,同時開展災后復耕復產工作,全力保障全鎮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盡快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圖/文:黎幸有)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