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漠陽江母親河,陽春檢察在行動!”整齊響亮的口號在漠陽江源頭山澗響起,充滿著活力與朝氣,彰顯著市檢察院護佑家鄉飲用水源頭的凝聚力與行動力。16日,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鄧康成帶領分管領導及公益訴訟檢察骨干一行,專程驅車前往河朗鎮云簾村,徒步盤山而上到達漠陽江源頭,對家鄉飲用水域環境開展實地勘察、摸排污染隱患,打響了檢察機關“保護漠陽江母親河”公益訴訟專項行動的第一站,這標志著為期一年的漠陽江江岸、江水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檢察監督正式啟動。
漠陽江具有豐富的水資源,貫穿我市及陽東、江城區等3個市(區),是陽江市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為嚴格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密結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的“守護海洋”方案有關要求,市檢察院找準切口,敢于監督、善于監督,針對我市區域內的漠陽江流域,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保護漠陽江母親河”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并作為今年重點公益訴訟舉措全力推進。
由于漠陽江治理牽涉亂搭違建拆除、養殖產業污染等事項,存在對口部門多、專業性強等難點,“保護漠陽江母親河”公益訴訟專項行動緊密結合全市河長制分段管理要求,將漠陽江細分“七段七村”,大力探索“網格化”治理模式。橫向與鎮級河長、村支部書記建立定點聯系,縱向爭取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信任。進一步對符合立案條件的線索依法予以立案,在充分掌握違法事實的基礎上嚴格履行訴前程序,充分調動鎮(街道)村干部、相關部門和組織共同參與。既借助職能部門專業知識提升監督精準度,又依托基層干部釋法說理獲取群眾理解,消除被監督單位的對抗情緒,多方聯動結成戰線,減少公益訴訟監督阻力,力爭做到不留死角、不留后患、不留盲區、收到實效。
為更加全面掌握漠陽江水域的公益訴訟線索情況,市檢察院專門配備了專職技術人員及無人機(見圖),運用航拍技術對水域進行大范圍巡視勘察、定點拍攝等,確保做到精準調查、靶向監督。進一步督促市財政局設立陽江市首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賬戶,對違反法律法規,造成漠陽江水域生態環境損害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的做到應賠盡賠。賠償義務人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無法修復的,其賠償金作為政府非稅收入,全額上繳同級國庫,納入預算管理,有力夯實漠陽江水域生態治理的資金基礎。
下一步,市檢察院將派出公益訴訟檢察骨干沿江而下,對江岸、江水的環境污染點、隱患點等進行細致梳理并及時立案整治,做到“邊行走、邊巡查、邊治理”。通過切實加大對涉及水流域環境污染生態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督促有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及時解決我市漠陽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問題,切實保障家鄉人民喝的每一口水都是優質水,堅決服務打好打贏水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市檢察院開展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