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陽春市認真落實《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要求,結合“萬名黨員進基層”行動,組織4000多名鎮(街道)、村(社區)黨員干部,6000多名黨員中心戶戰斗在阻擊疫情第一線,認真抓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措施,共同織牢織密防控疫情“防護網”。
織密“內外網”,嚴把“四道關卡”防輸入
陽春市在轄區內12個高速公路出口設立防疫檢測站,成立12個臨時黨支部,由鎮、村“兩委”、公安、衛生、交通等部門人員組成專業隊伍,實行24小時輪換值守,對進入本市人員實行逢車必查問、逢人必測溫,形成密不透風的外層保護網。在各鎮重要國道、省道、縣域交界路口,尤其是圭崗鎮、永寧鎮等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的山區鎮共設立18個防疫檢測點、成立18個臨時黨支部,嚴防節后返鄉“外部輸入”。在349個村委會和多個自然村村口設立卡點,配備鎮村干部、醫務人員、黨員志愿者等,形成鎮、村、村民小組三道關卡,織密三層內網。此外,圭崗鎮上垌村寒假返鄉學生自覺組成青年黨員志愿服務隊,和村黨員干部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線,成為支持農村防疫工作的新生力量。春城街道七星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創兵了解到羅陽高速陽春南出口防控一線的駐守人員無法離崗回家吃飯時,他每天給防控人員送去三餐,為寒風中堅守的同志們帶來了溫暖。
筑牢“防控網”,構建“大小網格”嚴防死守
全市以村(社區)為單位,共劃分349個“大網格”,以村(居)小組為單位,共劃分5576個“小網格”,各鎮村干部、黨員中心戶、村民小組長、黨員志愿者、村醫等超過一萬名黨員分配到各個網格。結合“黨員亮身份、黨群心連心”活動和“萬名黨員進基層”行動,由1名村(社區)“兩委”干部+1名村(居)民小組長+3至5名黨員中心戶組成的1582支戰斗隊,由萬名黨員帶頭,以村民小組為戰區,形成強大的群防群治力量,分級分網格開展“地毯式”排查、“大范圍”宣傳、“無死角”監測、“全方位”預警等工作。同時加強與公安、衛生部門的合作,重點排查外出返鄉人員和外來人員,逐戶檢測體溫,第一時間建立臺賬,配齊隨訪專班人員。
連日來,雙滘鎮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陳家勝,不分日夜奮戰在防控疫情一線,為廣大村民提供宣傳教育和防控知識培訓。合水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院長李建軍組織相關人員背負數十斤重的消毒液,前往合水鎮的各市場、車站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有效防控疫情發生。
構筑“宣傳網”,“線上+線下”引導群眾共同參與
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陽春市堅持“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由黨員帶頭,黨群齊發力,共同參與防控工作。每天堅持運用“中共陽春市委新聞中心”“陽春市廣播電視臺”“陽春黨建”等公眾號、微信工作群、短信,加強輿論引導和正面宣傳。陽春市委組織部向349個村(社區)送上近1100條宣傳標語,張貼在各鎮(街)、村(社區)公共場所和交通要道。各鎮村黨員志愿服務隊、戰斗隊聯合作戰,向村(居)民派發《致陽春市民朋友的一封信》、《致來(回)陽春的湖北、武漢朋友的一封信》《市民健康防護指引》《村民做到“九要九不要”倡議書》等宣傳資料共30萬多份。全市各鎮(街)各地想方設法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春城、河西街道針對轄區樓盤多的情況,聯合物業和業主委員會,在各小區門口、車庫入口、電梯間、公示欄張貼宣傳單張,在微信業主群轉發防疫知識;其余15個鎮中,合水鎮為黨員突擊隊配置了輕型車載喇叭,輪流走村串巷開展防疫工作宣傳,利用遠程教育大型戶外站點不間斷播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如何預防》公益廣告;圭崗鎮山根村書記將自家小車改裝成宣傳車;春灣鎮利用環衛三輪車在鎮區宣傳防控知識;三甲鎮還創新利用喜聞樂見的快板音頻,使防控知識入耳、人心、入腦;三甲鎮新坡村利用“智慧鄉村”應急廣播大喇叭,把防疫內容不間斷地送到村里每個角落。
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城鄉各地,到處可見配戴黨徽、身穿黨員志愿服務紅馬甲的共產黨員忙碌的身影。全體黨員干部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堅定信心、同心協力、共同織牢織密防控疫情“防護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全媒體記者】張俊
【通訊員】余秋雯 王韻沖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陽春萬名黨員沖在一線 織牢阻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