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堅持加快發展、實現綠色崛起、決勝全面小康、爭當綠色發展排頭兵”的發展戰略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反向配套衛星城的工作部署,大力推進市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園區擴能增效,園區開發建設取得新成效。
市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包括市產業轉移工業園和市產業集聚區,屬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列入中國開發區目錄。其中,市產業轉移工業園于2007年5月被認定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規劃總面積10182畝,已開發面積7000多畝,主要發展電子電器、紡織服裝、南藥加工等產業;產業集聚區2015年12月經省政府批準享受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優惠政策,規劃面積11188畝,已開發面積6900畝,主要發展新型建材和先進裝備制造。至今累計投入資金11.96億元,推進園區道路、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五通一平”工作基本完成,能滿足各類項目進入園區的需要。
今年初以來,園區累計引進工業項目97個,總投資168億元,其中建成投產項目64個,投資總額107.1億元;在建項目24個,投資總額51.1億元;簽約未動工項目9個,投資總額9.8億元。今年1至10月,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1億元,同比增長21.3%,工業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7億元,實現工業稅收4.9億元,同比增長29.7%。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承載能力。以完善功能載體為抓手,大力推進園區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園區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吸引力和承載力明顯提升,產業集聚能力明顯增強。1至10月累計投入資金15375萬元,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1.3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已完成主體工程。打通了新吉大道、園中大道、園進路共3條“斷頭路”,完成道路水泥路面鋪設4.8公里,完成路基900米,排水排污管道600米,開挖明渠500米,砌設明渠石基500米,安裝供水主管道4公里,完成新村公用變壓器遷移,工業大道等主干道路路燈安裝工程正抓緊施工,爭取2020年元旦前投入使用。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工程總量的85%。至目前止,園區累計已投入開發建設資金11.96億元,產業轉移工業園已建成日處理能力5000噸的污水處理廠,建成220千伏和110千伏輸變電站各1座,完成道路建設34.4公里,完成自來水主管道建設20.2公里,鋪設排水、排污管網35.9公里,架設供電線路19.2公里,水、電、通訊設施已完善,“五通一平”工作基本完成。產業集聚區完成道路建設3.8公里,建成十二排220千伏輸變電站和新興鑄管輸變電站共2座,能滿足各類項目進園需要。
抓好招商引資,提高產業轉移成效。重點圍繞先進裝備、LED光電等園區主導產業,加強與珠海香洲區合作,開展聯合招商,著力打造主導產業鏈條經濟,促進園區擴能增效。1至10月園區累計引進項目14個,總投資17.5億元;新動工項目10個,總投資15.9億元;新投產項目6個,總投資8.25億元。投資12.26億元、年產球墨鑄鐵管20萬噸的廣東新興鑄管項目二期今年9月建成試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年利稅超過1億元,廣東新興鑄管項目三期用地500畝正在開展征地工作。去年11月投產的晟澤機械已納入規模以上企業,園區現有規模以上企業31家。目前,園區在建項目27個,隨著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必將有效提升園區整體效益。
加強入園企業服務,促進項目加快建設。改善投資軟環境,落實市領導班子成員掛點聯系入園企業制度,開展企業集中服務月活動,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設有入園企業綠色通道,做好“代辦制”、“一站式”、“一條龍”等服務,為入園項目建設排憂解難,做好項目用地規劃、手續辦理、指導協調等各項工作,推動華邦電器有限公司、豪企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當亮光科有限公司等9個項目動工建設,超陽軸承、智溢門窗、天下先鋼結構、重源實業、精裝照明、皇瑪電器6個項目建成投產。
強化土地儲備,滿足園區建設需求。回收產業集聚區大將軍陶瓷項目用地954畝。目前,園區計劃征地3079畝,其中市產業轉移工業園(三期)正在征地1300畝,產業集聚區(馬水片區)正在征地819畝(已征出192畝,未征出627畝),產業集聚區(潭水片區)正在征地960畝(已征地800畝,未征出160畝),滿足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需要。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市產業轉移工業園開發建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