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中醫傳統療法可以有效治療患者頸椎病、肩周炎等慢性疾病,這正是陽春市眾多中醫館(閣)的一個日常縮影。在春城街道七星第二衛生站中醫閣,莫醫生正根據患者的病情熟練地為徐姓村民進行三棱針挑治“富貴包”治療。這個中醫閣面積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配備有齊全先進的中醫康復理療設備,可開展中醫中藥、拔罐、艾灸、熏蒸等中醫特色療法。
為了完善覆蓋基層的中醫藥服務網絡,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助力全面推進健康陽春建設,陽春市持續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閣)建設,配置基層中醫館(閣)設備和完善相關設施,加大康復診療投入,全面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有效補充和改善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短板,極大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藥服務能力。
在鎮衛生院設立中醫館、村衛生室建設中醫閣,是傳承中醫、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重要工作,也是2023年陽江市和陽春市的十項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為完成中醫館、中醫閣建設項目,陽春市衛生健康局對全市納入建設的2間鎮衛生院和25間村衛生室的中藥房配置、中醫藥人員配置、中醫中藥治療服務能力、中醫健康宣教等方面進行了摸底調查并登記造冊,按國家中醫藥局的中醫館和中醫閣建設標準要求,結合本項目單位實際情況,制定了個性化的中醫館和中醫閣建設實施方案,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給每個中醫館(閣)配備必需的中醫治療設備。
目前,陽春市已投入80萬元,第一期加強了2個中醫館內涵建設和建成25個中醫閣,2024年將繼續加強1個中醫館內涵建設和25個中醫閣項目建設,到2025年實現全市中醫館全覆蓋,擁有中醫閣的村衛生站占比達15%以上。中醫館(閣)以中醫傳統療法為基礎,帶動了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為群眾提供了便捷、高效、多樣的中醫藥服務,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簡、便、驗、廉”的中醫藥特色服務,真正做到讓人民群眾享受到“健康紅利”,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
(黎贊)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