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新興鑄管有限公司“數字化暨智能工廠項目”系統正式投運,標注著公司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和實現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定的第一步,也拓寬了監督渠道、提高了監督精準度、提升了監督質效。
一是更加注重信息技術向監督效能轉化。提升監督的信息化水平,要通過管理方法的創新推動,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強約束,發現更多傳統監督手段難以發現的違紀違法問題。要使用信息化手段在關鍵環節或所有環節中設置權限管理,借助信息技術構建數據模型,在海量數據中找出規律和潛在聯系,以實現對疑似違規問題的快速捕捉、自動預警。
二是更加注重信息數據向日常監督轉化。在充分發揮現有信息技術手段的同時,積極探索符合監督工作實際需求的技術創新,提升篩選分析、研判處置問題線索的質量和效率。聯通線上線下監督,積極探索信息化與紀檢監察工作的深度融合,讓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助力監督,實現監督由過去“瞪大眼睛看”向現在“數據碰撞算”的轉變。
三是更加注重數據共享向大監督轉化。數據信息的實時交換、同步共享,是精準發現問題、做出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對內建立信息共享交換系統,對內部數據進行采集歸結,對外推進監督貫通平臺建設,通過拷貝數據、專線接入、數據庫共享、數字認證等模式,兼容同類信息系統,打通數據壁壘,避免海量數據畫地為牢形成“信息孤島”。
科技為監督賦能,監督觸角不斷延伸。接下來,廣東新興鑄管紀委將借助信息化數據平臺,利用“智能化工廠項目”系統,加大對高風險領域的監督檢查,打通廉潔從業“最后一公里”,實現數據化、智能化監督。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