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2019年廣東省中醫藥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陽春市衛生計生局局長賴洪錦受邀參加會議并作了題為《政府主導 健全網絡 打造品牌 全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經驗交流發言。
▲會議現場
發言中指出,一直以來,陽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制定了《陽春市中醫藥強市建設實施方案》《陽春市中醫藥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加強組織領導,健全中醫網絡,壯大中醫隊伍,提高服務能力,全市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被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一、健全網絡保健康。一是強化市級醫院“龍頭”示范作用。市中醫院帶頭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設有預防保健科和“治未病”中心。市人民醫院中醫臨床科病床使用率達90%以上,中醫甲級病歷達100%,被評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市婦幼保健院設有中醫科、康復科等科室,擁有穴位貼敷、中藥薰洗、小兒推拿、耳穴壓豆等多種中醫適宜技術,現正積極創建“全國婦幼系統中醫藥示范單位”。二是鞏固鎮衛生院“樞紐”中堅作用。全市15間鎮衛生院和2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規范設置中醫科室、中藥房和相對獨立的中醫館。三是發揮村衛生站“網底”基礎作用。全市695個村衛生站、3間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部配備了中醫器材。其中:522個村衛生站、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具備4類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
二、強化隊伍提能力。一是注重人員配備。全市各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師占比均超過20%。二是注重人才培養。大力開展人才引進,積極選派中青年中醫師外出培訓學習,有計劃開展中醫藥人員和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技能培訓和學術講座學術沙龍,提高中醫人才整體素質。2016來,全市共引進高層次中醫人才27名,培養中醫藥學科等領域的學科帶頭人、業務骨干共95名,6名醫生被評為陽江市縣級名中醫、1名鎮級名中醫。三是注重技術推廣。制定了《陽春市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實施方案》,將市中醫院作為全市的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目前,在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站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均達6類以上。四是注重傳承創新。在市中醫院成立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3個,通過“師帶徒”傳承中醫經驗。加強中醫科研力度,2016年以來,全市中醫科研立項省級2項、陽江市級100項、發表專業科技論文124篇,出版專著6本。
三、推廣南藥樹品牌。一是擴大南藥種植規模。鼓勵支持種植大戶規模化種植南藥,初步形成了以春城、春灣為中心的春砂仁種植區,以合水、陂面為中心的淮山種植區,以雙滘、三甲為中心的沙姜種植區,以潭水、三甲為中心的藿香和穿心蓮種植區。2018年,全市栽培南藥面積達14.58萬畝,全年南藥總產量7.23萬噸,總產值15.12億元。二是推進南藥加工生產。積極發展生物制藥,帶動醫藥產業發展。目前,全市有南藥加工廠15家,其中廣東一片天醫藥集團制藥有限公司、陽春市恒豐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依托科研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基地,為南藥集團化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加大投入廣宣傳。一是加大投入。2016—2018財政中醫藥事業經費投入占全市政府衛生事業經費投入達10%以上。二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和開展送醫送藥下鄉活動等形式,全面營造中醫藥發展良好氛圍。2016年以來,全市播放中醫藥科普知識專題節目201次、開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活動750多次、印發中醫藥宣傳資料25.8萬份。
賴洪錦局長表示,下一步,陽春市將以此次全省中醫藥工作會議為契機,牢牢把握中醫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和機遇期,深入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加強中醫服務體系建設,加快中醫藥人才培養,加大科研開發力度,努力推動陽春市中醫藥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