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患者和家屬眼中,ICU是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但在ICU醫護人員眼中,這里是最有希望的地方,因為在這里可以見證生命的奇跡。
近日上午,一名患者家屬來到ICU,為全體醫護人員送上一面“醫術精湛,妙手回春”錦旗,以表達其對ICU全體醫護人員的感謝,并激動地說道:“非常感謝你們,感謝你們精湛的醫術和無微不至的護理服務把我爸爸從鬼門關拉了回來!”這名患者70歲,因心源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于6月12日被緊急送市婦幼保健院ICU搶救,經過20多天的治療,現在康復出院了。據ICU主任陸苗介紹,像這類危重病人,ICU每天都有,他們必須時刻保持“作戰”狀態,一旦出現危急狀況馬上全身心投入“戰斗”。 在ICU病房中,隨時可以看到醫護人員搶救病人的身影,醫生熟練的為危重病人進行氣管插管、中心靜脈穿刺 、接呼吸機輔助呼吸;護士熟練的測量CVP、MAP、吸痰、翻身扣背以及進行心肺復蘇,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無微不至,視患者如親人
ICU實行的是24小時無陪護制度,每位住進ICU的患者所有的治療、護理以及喂飯、喂水、大小便等生活照料全是由醫護人員完成。走進ICU監護室病房里,一群天使忙碌地穿梭于其中,他們精神飽滿,熱情洋溢,以百分之百的狀態投入在工作中:“1床的患者今天狀態不錯,接下來我們繼續用原來制定的治療方案……”醫生們正在為患者的病情的進行討論;而護士們則忙著輸氧、測體溫、配點滴,為病人擦洗身體、換護理墊,其中一位護士正在為患者吸痰,“咳嗽,再咳一下,用點力氣,”只見痰立刻從人工氣道往外噴,來不及吸就噴到護士的衣服和身上,護士連眉頭都不皺一下,繼續鼓勵患者咳嗽“剛才很不錯,來,再咳一次……”這一幕,令人感動,但像這樣的場景在ICU里是再普通不過了,盡管他們也有過牢騷,也有過怨言,但當他們面對病人痛苦煎熬中的呻吟,無望哀傷的眼神,他們只知道有幫助病人的責任,有減輕病人痛苦的義務。
病人康復是最大的幸福
“每當一名患者經過精心的治療,轉至普通病房或順利出院的時候,是我們最有成就感的時候。”陸苗主任說。ICU自2014年5月30日開科以來,曾無數次獲得了病人和家屬的好評,也多次獲得錦旗,這讓ICU的醫生護士們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生命所系,健康相托,對于ICU的醫護人員來說,每當看到一位病人轉危為安,平穩的轉出ICU的時候,就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候,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責任和使命的意義。
(楊金蘭)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生命奇跡的見證者,健康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