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秀麗的陽春,群山環抱、氣候溫和。豐富的光照,充沛的雨水,肥沃的土壤,獨特的地形孕育了一份大自然的珍寶——春砂仁。因陽春出產的砂仁藥效之最,故命名為“春砂仁”。春砂仁,姜科豆蔻屬植物,四大南藥之首。其性溫味辛,能行氣和胃、溫脾補腎、補肺安胎等,主治腹痛胃脹、嘔吐泄瀉、脾胃虛寒等癥,又有理氣安胎的作用,是養胃珍寶。
春砂仁干果(陽春市砂仁協會供圖)
成熟的春砂仁(春城街道辦供圖)
春砂仁整苗(陽春市地方史志辦供圖)
春砂仁聞名全國、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唐代甄權著《藥性本草》、宋朝《開寶本草》、元朝《藥物出產辯》、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藥學大辭典》均有記載。其中陽春蟠龍金花坑以其優越的自然環境被譽為砂仁世界級黃金產地。元朝《藥物出產辯》中便講到“砂仁產廣東陽春為最,以蟠龍山為第一”。1985年,春砂仁在北京被評為全國優質藥材;2004年,陽春市被國家授予“中國春砂仁之鄉”;2005年,春砂仁被批準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金花坑(陽春市砂仁協會供圖)
春砂仁屬國家公布的藥食同源食品。將春砂仁融入日常膳食中,造就了陽春人獨特的藥膳文化,滋養了一代又一代陽春人民。春砂仁蒸排骨、春砂仁蒸魚、砂仁根燉雞等都是陽春人餐桌上常見的春砂仁菜肴。正是:
陽春砂仁數金花,益氣和胃味不差。
藥膳兩用皆相宜,四海馳名傳萬家。
春砂仁蒸排骨(陸日輝攝)
除此之外,春砂仁還帶動了陽春的產業發展。除蟠龍金花坑,春灣、松柏、永寧、雙滘等鎮也出現規模種植春砂仁,同時延長產業鏈,生產春砂仁酒、春砂仁蜜等產品,提高經濟收入,促進脫貧致富,繼而讓這座粵西小城愈發生機勃勃。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陽春山水養眼,春砂仁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