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潭水鎮旗鼓村黨總支部帶領群眾堅持黨建引領,以先富帶后富,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以花卉種植促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的致富道路。
全村先后投入幫扶資金175萬元,實施花卉種植、光伏發電站入股等扶貧項目,全村花卉種植面積2000多畝,年總產值7000萬多元,成為全市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去年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000元。
配強村“兩委”干部,選好群眾的“服務員”。以村“兩委”換屆選舉為契機,把有文化、懂技術、有能力的優秀人才充實到村“兩委”干部隊伍中來,換屆后旗鼓村共有6名“兩委”干部,其中本科學歷4人,大專學歷1人,高中學歷1人,平均年齡34歲,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結合旗鼓村現有基礎設施,在村委會、文化廣場、寨頭寨尾、花卉協會門口打造“黨建文化宣傳陣地”,并利用村委會電子顯示屏、政務公開宣傳欄公布公示黨建工作動態,及時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將黨建宣傳教育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中,進一步增強黨建工作的生機和活力。
按照上級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在幫扶單位陽春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下,結合實際理清幫扶思路,科學制定幫扶措施,靈活分類幫扶方法,做到一戶一策、一戶一法,實行定村、定戶、定人、定責幫扶。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村黨員謝紹輝等率先引進花卉種植勤勞致富成為典型,黨總支駐村工作組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進行實地考察,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以黨員謝紹輝等手把手傳授村民花卉種植技術,開展“傳、幫、帶”,引領村民共同走上花卉種植致富路。
依托鎮黨校每年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到黨校及田間地頭,為村民普及相關花卉種植知識,每年培訓1000多人。與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保持密切聯系,為旗鼓村的花卉生產提供大量技術支持和信息資源。
還建立了花卉集散市場,有專門隊伍在嶺南花卉市場做流通工作,實現了花卉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種植品種逐漸擴大到玫瑰、菊花、針葵葉、梔子葉等10多個品種,成為全市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通過產業幫扶,旗鼓村58戶貧困戶146人全部實現脫貧。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充分整合各類資源,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織密“村到組、組到戶、戶到人”三級黨建網格,構建以村干部為一級網格、村民小組長為二級網格、黨員中心戶為三級網格的基層網格。鎮村干部、自然村村民理事會組成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小組,包村入戶發動宣傳,凝聚調動黨員、保潔隊伍和村民等多方力量齊齊參與行動,推進鄉村振興建設。
各黨支部和黨小組黨員干部帶頭發動村民籌資投勞,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農民、鄉賢和外出經商人員等各方力量,為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提供資金保障,黨員帶頭開展清理,帶動周邊村民共同投勞。全村投入整治資金6萬多元,完成16條自然村的村莊地形圖數字測繪和村莊規劃編制等工作。鄉賢累計捐款20多萬元,建成廣場一個,增添娛樂體育設施一批,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改善。利用喇叭、宣傳小冊子等向村民宣傳相關政策,深入了解村民所需所慮,解決村民的后顧之憂,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開展。(黃波)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發展特色產業 引領群眾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