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潭水鎮塘尾村下逕口自然村佛子垌的東鴕牧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扶持貧困戶并引領當地農戶參與鴕鳥養殖,近年來經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助力地方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近,公司鴕鳥養殖項目在第二屆全市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二等獎。
東鴕牧業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劉學強(見圖)1989年畢業于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前陽春農校)畜牧獸醫專業,他早年在市科技部門創辦的鴕鳥場任技術員至2002年。由于種種原因鴕鳥場改制,他用借來的300萬元購買了鴕鳥場剩下的10多只種鴕鳥運往東莞市企石,租用土地70畝辦起了東鴕牧業有限公司,他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繁養經驗。由于東莞當地辦場土地被征用,劉學強決定回家鄉創業繁養鴕鳥發展特色養殖業,打響陽春鴕鳥特色品牌。
2016年,劉學強將30多只種鴕鳥及相關設備從東莞運回潭水鎮新鳳村老家養殖。2017年他到附近的塘尾村下逕口自然村佛子垌租地50多畝,開始養殖鴕鳥并成立了陽鴕養殖專業合作社,創辦“東鴕”品牌商標,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行養殖經營,吸引了鄰近村的不少農戶繁養鴕鳥,由公司提供種苗、給予技術指導,并負責回收成品鳥幫助銷售,公司現已在春城市區各農貿市場開設了10家鴕鳥肉經營點。公司經營規模逐年擴大,至今當地已有23戶農戶加入了鴕鳥養殖行業,并有周邊市(縣)養殖戶前來訂購種苗進行繁養。公司現存欄的種鴕鳥180多只,去年出售鳥苗2000多只、銷售商品鳥2000多只。由于養殖技術過關,公司鴕鳥場的商品鳥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每只可長至200多斤重。
劉學強介紹,由于鴕鳥是食草類動物,鴕鳥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肉質鮮甜爽口,屬于高鈣、高鐵、高鋅、高硒、高蛋白的肉類品種,是健康食品,現在公司每天上市的鴕鳥肉都供不應求。鴕鳥全身都是寶,鴕鳥羽毛是唯一沒有靜電的羽毛且羽絨含量很高,市場上暢銷價高;鴕鳥的副產品如鴕鳥皮包、鴕鳥蛋雕、鴕鳥酒等各種產品在市場上都十分暢銷。
劉學強說,鴕鳥具有壽命長、繁殖能力強、生長快、耐粗飼、抗病力強、適應性廣等特點,鳥肉每公斤價格達到90元,養殖鴕鳥可以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
劉學強說,新的一年公司要把握實施“十四五”規劃的良好機遇,充分發揮優勢,把企業做大做強。我市適合飼喂鴕鳥的牧草資源豐富,鴕鳥養殖前景非常廣闊,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公司目前正在申報廣東省“一村一品”項目,今后將打造更為專業的鴕鳥養殖基地,大力推廣鴕鳥健康膳食文化,把鴕鳥產業打造成陽春的新特色產業,把鴕鳥產品打造成品牌產品,讓鴕鳥養殖引領農民致富。公司將進一步發揮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會員單位作用及過硬的繁養技術優勢,大力培育優良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并在提高產肉率上下功夫,讓這一特色產業助力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加快發展。(圖/文 植 范 黃)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東鴕牧業有限公司:打造特色產業 打響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