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小型城市普遍面臨著城市基礎設施跟不上城市發展速度、管理手段單一、執法證據難采集、市民觀感不佳等管理難題。
智慧城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十四五”階段發展好智慧城管,有利于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形成“上下一體、齊抓共管”的智慧化城市管理新格局。
(一)數字城管,城市管理的基座
城市部件庫,是城管基礎設施資源的底賬。城市部件普查,首先需要對部件數據進行外業調查,調查結束后,對部件數據進行處理并在電子地圖上進行標定,同時對基礎地形圖數據需作必要的處理,根據網格劃分標準劃分網格,最終形成基于基礎地理信息的部件資源,主要包括基礎地形數據、柵格影像數據、單元網格數據、部件數據。
在此基礎上,遵照數字化城管的指導思想,結合城市管理的具體情況,加強市民與政府的良性互動,提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運行機制,建立政府監督協調、企業規范運作、市民廣泛參與,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聯動機制。
(二)智慧應用,城市管理的支柱
從數字城管,走向智慧城管,就是要推動城管各項工作的全面智慧化。
物聯網應用內容包括井蓋改造、路燈改造、消防栓改造、公廁在線監測、雨污水井在線監測、垃圾桶垃圾溢滿監測等,實現對井蓋位移、路燈控制、消防栓預警、公廁環境監測、水位報警、垃圾滿溢等情況的實時監測。
建設視頻智能分析系統,通過在重點區域安裝智能分析視頻監控攝像頭,解決現階段對衛生黑點、流動攤販和固體垃圾違規堆填等違規行為只能采用人工巡查方式、對于隱蔽性較強的違規行為缺乏行之有效的取證手段和執法依據等難題。城管一張圖可通過專用接口進行視頻圖像播放、視頻源選擇,實現對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全方位、全時段的可視化監控管理。
發展智慧停車,對進場和離場車輛進行自動檢測和識別,輔以其他技術手段,緩解“停車難、行車難”問題。借助物聯網感知、傳輸和發布等技術,實現對各個停車網點的統籌監管,實現對靜態/動態交通車輛信息的全網覆蓋,整合應用各停車網點的實時運營數據,將各停車網點實時車位信息及時向公眾發布,做好熱點區域交通疏導,緩解交通通行壓力。
(三)運行中心,城市管理的大梁
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5G等信息化技術建設城市運行中心,推動城市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實現對城市管理的綜合展示、監管分析、統一調度和科學決策。
“一屏觀全城”,依托智慧城市云和視頻共享平臺,實現全城重點公共視頻資源全接入,建立視頻搜索巡邏機制和智能識別機制,對城管敏感區域、交通路口、人口聚集區的全天候、立體化管控,將城市運行關鍵領域的綜合數據直觀呈現,實現對城市管理運行情況的實時可視化展現和統一調度。
智慧城市,讓城市會思考,讓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的建設不僅僅是技術創新,更是社會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的創新,揭示了城市未來的發展模式,預示著城市文明新階段的到來。(作者:李劍)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發展智慧城管,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