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沈露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切實加大投入力度,我市教育水平在不斷提升。2021年,全市市區范圍共有20所小學招生,不僅一小、二小、三小、實驗小學等小學,包括二中、三中、四中等多所學校都在人流密集的中心城區。隨著陽春市社會經濟水平快速發展,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摩托車、私家車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家庭越來越多。在上學、特別是放學時段,大量接送孩子的摩托車、汽車在學校門口停留,不僅道路兩側變成了停車場,甚至路中也有大量車輛滯留,交通擁堵非常嚴重。若遇到下雨天氣,擁堵情況更為顯著。
一、擁堵原因
(一)學校在人流密集中心城區,道路兩邊住房、小區林立,居住人口多。特別是一小、二小所在府前路,實驗小學所在梅崗路,道路狹窄,上、下學時間也正值上下班高峰期,通行能力根本無法滿足上、下學的車流量。
(二)我市學生人數多,僅2021年全市城區小學一年級新生招生計劃就高達5130人。部分學校規模大,比如云凌小學3000人左右,實驗小學就有2000人左右,上千人數的學生放學,集中在校門口道路擁堵,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三)校園門口的交通監管力度不夠。周邊道路住戶或商戶會占用路邊長時間停車,使原本狹窄的道路更加擁擠。部分學生家長接孩子心切,違反交通規則逆行、違章停車等情況更是多有發生。
二、建議
(一)結合實際情況,能擴寬道路的爭取擴寬學校周邊道路。不能擴寬道路的,道路周邊的停車位可調整為時間段停車位,可停車時間錯開學校上、下學的時間,減少周邊住戶、商戶停放車輛占用道路情況。
(二)學校更加科學化的實行錯峰放學。合理安排放學時間,可分校門分年級錯峰放學,避免學生大量擁擠出校門,接學生的家長也扎堆滯留校門前道路。
(三)可考慮將中心城區人流密集的校區進行搬遷,新建的學校要在更好的區位選址,在學校周邊預留適當的場地作為停車場。
(四)倡議學生家長,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逆行、不違停,盡量選擇綠色環保的交通方式接送學生。可充分發揮家長志愿者的作用,做好上、下學高峰期道路交通協管工作。
(五)加強學校門前道路交通監管,安裝電子監管設備。交警部門可安排人員作為各所學校的交通安全輔導員,上、下學時間對學校周邊交通情況進行監管的同時還可以給學校師生、家長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培訓。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十一屆一次]關于優化市區學校周邊交通環境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