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7日,省老促會副會長、省民委(宗教局)原主任(局長)劉文炎帶領省老促會調研組到我市開展老區產業扶貧調研活動,并召開調研座談會。陽江市副市長馮松柏、市政府副秘書長周國慶,陽春市副市長覃世寬,及陽江市和陽春市扶貧辦和老促會有關領導陪同參加活動。
省調研組先后前往崗美鎮黃村村高標準農田、蠶桑種植基地和村文化樓,河西街道三豐村公共服務站和香蕉種植基地進行現場調研。在現場,調研組仔細聽取了駐村干部的介紹以及咨詢了有關情況,劉文炎表示駐村干部在產業項目工作方面下足功夫,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帶動貧困和周邊農戶勤勞致富,要確保產業能夠持續發展。據了解,黃村村全村蠶桑種植面積約2200畝,共有670戶農戶參與種植,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戶38戶,預計每畝可收入4000元,每戶約種植4-5畝,全年可增收1.6-2萬元。河西三豐農產品種植合作社香蕉種植扶貧基地現有規模120畝,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共吸納104戶農戶為合作社社員,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戶32戶,每戶每年為基地務工增收約3000元,同時,合作社根據基地的收益情況,對社員按照每戶2500-3000元進行分紅。
座談會上,覃世寬先向省調研組匯報我市老區產業扶貧情況,介紹我市老區特色產業發展依托珠海市及我市深入推進產業扶貧的工作,發揮地域和資源優勢,積極引導老區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各類種養殖業。2016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93萬畝、總產量31.08萬噸,堅果、油茶、板栗等特色山地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29.2萬畝,生豬飼養量295萬頭,漁業總產達42334噸、產值5.1億元。隨后,省調研組與參會人員探討我市發展老區產業扶貧工作,聽取發改、財政、水務、林業、經信、旅游外僑、畜牧漁業等有關職能部門的意見與建議。最后,劉文炎指出,我市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老區人民脫貧增收取得階段性成果,下一步要開拓思路,立足山地資源稟賦,靠山吃山,大力發展山地經濟、鄉村旅游、農業電商等產業,并充分發揮交通便利優勢,借力陽江市發展海洋經濟的區位優勢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省老促會調研組到我市開展老區產業扶貧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