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動我市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加快我市產業扶貧工作落地見效,3月20日,副市長覃世寬同志和副市長、珠海駐陽春扶貧工作組組長黃春明同志帶領一行14人前往羅定市龍灣鎮、郁南縣平臺鎮中村村進行為期1天的參觀學習。現場通過聽取項目介紹、總結產業模式、參觀產業基地、隨機提問解答等方式,學習龍灣鎮和中村村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實行多元化發展,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可持續發展的精準扶貧產業化道路。
羅定市龍灣鎮打造“十里南藥長廊”
羅定市龍灣鎮結合本地山多地少的實際,采取“合作社+企業+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打造龍灣鎮南藥種植基地,以南藥產業帶領全鎮貧困戶脫貧致富。據介紹,龍灣鎮南藥基地規劃在鎮域省道S352線段公路兩旁長約10公里的山地。基地通過統一規劃、集中連片,發展林下種植南藥1.2萬畝,以打造“十里南藥長廊”。在此基礎上,為了把南藥種植業與龍灣鎮農業休閑觀光、全域旅游的開發結合起來,在種植品種上,龍灣鎮篩選了短、中、長期結合的四個主打品種(廣藿香、益智、巴戟、牛大力),以打造一年四季型均可觀賞和具有“有效、高效、長效”收益的種植功能區。在栽培管理上,由合作社按照健康、綠色、環保的標準,全部實行有機種植。該產業除了可提供500個貧困勞動力就業機會外,貧困戶自行種植的南藥全部由合作社設定最低保護價實行最高市場價包銷。到目前為止,用于林下種植南藥的12000多畝山地已成功流轉。
另外,為擴大廣藿香種植規模,南藥基地通過羅定市龍灣鎮百草源種養專業合作社,在大石村大石寨成立了龍灣鎮產業精準扶貧南藥育苗基地,主要育苗品種為廣藿香,年育苗數量6000萬株。南藥種植基地的建設將有效帶動全鎮貧困戶全覆蓋發展種植,實現整鎮推進、致富增收。
郁南縣中村村發展區域特色觀光農業
郁南縣平臺鎮中村村依托大河國家濕地公園,結合當地資源優勢,探索“精準扶貧”與“美麗鄉村”統籌發展,“產業開發”與“旅游開發”互相帶動的旅游扶貧模式,大力發展區域特色觀光農業產業,先后實施了淡水觀賞魚養殖項目、百果園觀光采摘農業項目、南藥種植項目以及原生態方式養殖三黃走地雞項目。
其中淡水觀賞魚養殖項目,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建設350平方米養殖場,借助優質水資源,與大河農業發展公司合作,成立中村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并結合大河國家濕地公園的科普和旅游開發需要,設置特色生態養殖宣傳科普場地;百果園觀光采摘農業項目,以貧困戶土地入股或技術入股、勞動力入股等多種形式開展脫貧項目,現已在旅游沿線村道打造百香果、番石榴、蜜絲棗等種植基地共5個,形成特色觀光農業采摘帶;南藥種植項目,設立云浮市寶中廣藥道地藥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道地藥材種植、收購、初加工及對外銷售等業務,同時組織貧困戶成立寶中廣藥道地藥材種植合作社,通過盤活土地、農戶和藥材三者資源,有效帶動中村貧困戶及農戶增收;養殖三黃走地雞項目,鼓勵有意愿、有條件、有技術的貧困戶進行養殖,并通過線上電商及鮮雞運輸等形式開拓珠三角地區中、高端客源市場,打造特色旅游美食。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