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齊造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陽春市農業龍頭企業引領農民增收的建議》收悉。非常感謝您對我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現答復如下:
一、我市培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促進農民增收工作成效及不足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引領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是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中堅力量,是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主體,在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陽春市采取有力措施培育了一大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力促進農民增收。2021年新增縣級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目前止,全市累計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9家,其中:省級7家,市級23家,縣級29家。我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拓寬了我市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了農民的創收能力,有效地帶動了農民增收,據統計,2021年全市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戶16萬多戶,平均每戶有增收300元。
雖然,我們在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農民增收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發展地區相比,我們還存在不足之處。一是企業規模較小,產品科技含量較低。二是企業科技人才不足。三是資金不足,創品牌能力較弱。四是產業融合程度不高。
二、繼續促進我市農業龍頭企業引領農民增收工作措施
今后,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采取有力措施,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一、繼續加大農業龍頭企業幫扶力度。在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上,制定合理的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提高農業龍頭企業在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品種改良、人才引進、科研、品牌建設的財政資金投入比例,有效地促進我市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提高規模化、品牌化程度,延長產業鏈,增加企業和農民收入。
二、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帶頭作用,促進產業提檔升級。聯合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以及從事農業技術研發、儲運銷售、品牌流通、綜合服務等全產業鏈各類主體,共同開發優勢特色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創新能力。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民之間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營共同體,指導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健全章程,完善契約合同,規范理事會等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更加穩定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
三、探索完善農民共享收益的生產要素入股模式。引導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勞動力、資金、設施等生產要素,直接或間接入股農業龍頭企業,在保障農戶基本權益基礎上,建立精準評估、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探索“撥改投”“撥改股”,將財政補助資金形成的資產量化到小農戶,作為小農戶入股龍頭企業的股份。支持龍頭企業出資領辦農民合作社,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參股龍頭企業,形成融合發展、共建共享的產業發展共同體。
四、拓寬農民多元發展的創業就業渠道。引導龍頭企業發展勞動密集型特色產業,把產業鏈實體留在縣域,將更多就業崗位留在鄉村,吸納農民就地就近就業,進一步拓寬農民收入來源。支持龍頭企業依托鄉村優勢特色資源,延伸產業鏈,開發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在鄉村創造更多就業空間,進一步提高農戶的工資性收入。鼓勵龍頭企業通過提供技術指導、創業孵化、信息服務,帶動小農戶圍繞產業鏈發展初加工、庫房租賃、物流運輸、門店加盟、直播銷售等,以創業帶就業,加快農民致富步伐。
五、建立健全農業龍頭企業聯農帶農作用的評估機制。從推動農業發展成效、推廣科學技術、實施綠色標準、帶動農民致富等方面,制訂評估標準,落實定期評估機制。
六、運用評估結果建立以獎代補制度。充分運用評估結果,建立以獎代補機制,對在評估中名列前茅者予以獎勵,促進農業龍頭企業在聯農帶農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七、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升從業人員素質。
(一)加強農業人才培育工作推進情況
深入貫徹落實陽江、陽春兩級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鄉村振興的有關部署要求,結合陽春特色,加強整體規劃,把加強農業人才培訓工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快速發展。
一是聚焦技能提升,大力推進培訓工作。2020年我市鄉村振興共培訓4896人次,其中農村人員培訓4488人次,農村培訓人員占比91.67%。2021年我市共培訓1989人次,其中農村人員培訓1585人次,農村培訓人員占比79.68%。2022年我市共培訓763人次,其中農村人員培訓520人次,農村培訓人員占比68.15%。通過回訪調查,培訓人員有從事相關工種工作,并且還有意愿下次培訓提升工種和再學習培訓其他工種。
二是聚焦培訓方式,全面落實培訓工作。一是開展各類專項培訓班,2021年4月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帶頭人第一期提升培訓班44名學員已圓滿培訓完畢;二是2022年5月至7月,陽春市鄉村振興人才驛站農村電商培訓班分別在全市17個鎮(街道)開班,實到培訓人數為585人,包括新型職業農民、返鄉大學生、創業青年及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負責人。培訓邀請了陽春市春灣唐羽影視傳媒工作室負責人及省農村電子商務講師,圍繞《農村電商的現狀》《產品的拍攝與上架商品》等內容進行授課。
三是聚焦農民工程,實施高素質培育工程。一是我局深入貫徹《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關于印發廣東省百萬農民技能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出臺《關于做好2021年度實施十項重點群體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涉農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備案評審工作的通知》,與陽春市農業農村局、陽春市鄉村振興局聯合發文《關于做好2021年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深入實施農村勞動力精準培訓工程;二是目前結合我市實際,已向陽江人社局申報花生高產栽培、甜玉米栽培、馬鈴薯栽培、水稻栽培、羅非魚養殖、桑蠶養殖、淮山養殖等7個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待上級部門綜合審批。
(二)落實提案建議的工作思路。
對于您提出進一步加大農業人才培育力度的建議,我們將認真采納加以落實。
一是加強部門統籌協調。我市高度重視農業人才培育,加強與農業農村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制定具體目標任務,解決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陽春特色,整體規劃推進,細化任務措施,統籌實施鄉村振興,確保工作落地落實。
二是發揮基地平臺作用。充分利用惠好的政策支持,加強部門合作、政企校企合作,整合培訓資源,完善場地、設施設備、師資等配置,構建我市特色的培訓體系,大力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能力。積極支持技能創業帶動就業,大力培育“技能創客”,對有創業意愿的技能勞動者,提供項目推介、創業指導、融資對接、補貼申領等公共創業服務,幫助技能人才提高創業成功率。
三是加大培訓力度。一是積極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建立以陽春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為龍頭、陽春市新起點職業培訓學校等培訓機構為培訓網點的培訓體系,以“送教上門、送培下鄉”為主要形式開展鄉村振興相關技能培訓工作。二是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訓,積極動員農村勞動力參加相關工種技能培訓,大力開展農村電商、鄉村工匠技能培訓。
四是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宣傳,開展農業知識進村、進學校、進工廠活動,提高群眾對農業技能知識的知曉率。
陽春市農業農村局
2022年8月26日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對陽春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委員提案第62號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