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黃萬祥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支持中小型民營企業,加快陽春經濟發展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局積極深入落實省、市關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及“放管服”改革要求,多措并舉,全面提升服務效能,全力助推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市,努力促進地方經濟持續向好發展。
一、事前指導,貼心服務。一是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公開辦事流程、辦事指南,提供表格下載;二是在政務服務大廳窗口提供紙質辦事指南供辦事者查閱;三是窗口受理人員對前來辦事的企業和群眾的咨詢,耐心解答問題、細心指導填表。通過加強辦證前的指導服務,有效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企業和群眾跑動次數,節省辦事時間。
二、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一窗受理,優化登記程序。一是我局在陽江市局和陽春市政務數據管理局大力支持幫助下,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設有辦事指南自助查詢機及電腦,讓群眾能更加便捷地查詢辦事流程及辦理名稱自主申報;墻面商事登記辦事指南宣傳更能讓前來辦事的群眾一目了然地了解辦事流程。對資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個體戶及企業,窗口一站式受理,并即時辦結。二是完善“一門式、一窗通辦”政務服務機制。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開辦企業綜合受理窗口,將企業設立聯合審批涉及的市場監管、稅務、公安、社保等多個部門的受理窗口整合為一個窗口,變“多頭受理”為“一口受理”。企業按一份清單要求交齊資料,開辦企業各環節業務審批人員進駐后臺集成辦理,由同一前臺受理窗口為企業一次性發放營業執照、印章、發票、稅務Ukey。有效減少開辦企業的辦理時間和跑動次數,大大提高開辦企業便利度。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市場主體快速發展。
三、大力推進“互聯網+”商事登記服務,推行窗口業務“網上辦、掌上辦、寄遞辦、預約辦”,形成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政務服務模式,實現許可服務效能提升。開通股權質押登記綠色通道,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疫情防控期間,公休日及法定節假日窗口開放辦公,窗口人員不休假,延長服務時間,為市場主體提供優質高效政務服務。2020年,我市新發展各類內資市場主體8979戶,其中新登記內資企業(含私營)1280戶,個體工商戶7511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88戶;我局窗口受理的營業執照類業務當天辦結率達100%,按時辦結率達到100%;辦理股權出質登記73宗,共擔保金額220953.94萬元;
四、優化市場退出機制,為企業退出開啟簡易通道。 一是積極推行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放寬注銷條件,簡化申請材料、登記程序,降低企業注銷成本。符合簡易注銷條件的企業無需再進行清算組備案和登報公示,簡化為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在線公示簡易注銷公告。二是優化企業一般注銷流程,取消企業向公司登記機關備案清算組的程序,改為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在線辦理,企業自行錄入清算組相關信息并確認提交,無需提交備案申請書等紙質文書材料,大大簡化了企業退出流程。三是對領取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申請辦理注銷登記時,無主管稅務機關的,免予向登記機關提交稅務機關開具的《清稅證明》。由登記工作人員通過業務系統查詢稅務機關傳輸的主管稅務機關數據,個體工商戶無主管稅務機關數據的,直接辦理營業執照注銷登記,真正做到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五、強化政策落實服務,加強優惠政策宣傳。依據陽江市局制定的實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具體措施,聯合市稅務局、市人社局等部門宣講復工復產優惠政策,打通優惠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政策宣傳,引導推動更多的規模企業入駐陽春、更多的發展資金投入陽春;幫助企業兌現、落實各項政策,大力支持企業發展。
六、強化法律宣傳服務。開展“法律進企業”、法律培訓會等活動,為企業講授商標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知識,宣傳特種設備操作要求、食品藥品安全生產要求等法律規則,不斷提高企業的依法經營責任。
七、強化品牌發展服務,引導企業重視品牌建設。支持企業注冊商標、爭創馳名商標、著名商標、陽春名牌、標準化示范區、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通過品牌創建,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影響力、競爭力、創新力。
八、強化行政指導服務。指導企業做好執照年報、合同簽訂、提高產品質量等工作,對存在的輕微違規行為堅持教育為先、指導完善、督促整改,免于行政處罰。
近段時間來,盡管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對您提出的問題,今后,我局將繼續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以及國家、省、市的有關規定和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大對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力度,營造公平市場環境、降低民營企業負擔、暢通企業融資渠道、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民營企業實力,采取多項措施為陽春市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在此,對您提的寶貴意見表示感謝,并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以促進我們的工作進步。
陽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5月20日
(聯系人:阮慧容,聯系電話:7718268)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對陽春市政協十屆六次會議委員提案第3號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