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蘭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紅火蟻防控工作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非常感謝您對我市紅火蟻防控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紅火蟻是外來入侵有害物種,原分布于南美洲,后傳入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十余個國家,2004 年傳入我國臺灣和廣東省局部地方,2005年首次在我市春城街道頭堡村發現,是一種重大危險性害蟲。我市各級領導、農林等部門、農民對如何防控紅火蟻作出了不懈努力,但是防控后又復發。主要原因:一是紅火蟻擴散傳播快。紅火蟻可通過爬行、婚飛或隨水流自然擴散,可隨帶土的花卉、苗木、盆景、草皮等植物調運遠距離傳播,還可隨土壤、垃圾、余泥、堆肥、農耕機具設備、包裝物、貨柜和運輸工具等人為擴散傳播,造成防控上的困難。二是防控很難做到全覆蓋。我市紅火蟻發生面積較大,分布較廣,目前全市17個鎮(街道)都有不同程度發生,部分鎮(街道)發生較重,發生區域遍布農地、林地果園、道路綠化帶、河堤、水庫、魚塘基、公園、景區、城鄉住宅區、撂荒棄耕地等,很難全面施藥防控,留下了大量生存繁殖的空間,成為再次入侵和進一步擴散傳播的源頭。三是缺乏防控的長效機制。目前在防控紅火蟻上僅限于政府組織的統防統治行動,群眾未有主動開展經常性群防群治工作。自2005年首次在我市春城街道頭堡村發現開始至2012年,一直是政府組織的統防統治行動,主要以我局為主,這期間紅火蟻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從2013年至2020年9月份,由于上級部門停止了紅火蟻防控資金、物資的扶持,加上我市財政困難,7年間造成了防控資金、物資的中斷,致使紅火蟻在我市逐年呈擴散態勢。
2020年10月份以來,我市再度重視紅火蟻防控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做好我市紅火蟻防控工作,我們致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領導,分工負責,壓實屬地防控責任
為了進一步做好紅火蟻防控工作,經陽春市人民政府同意,我局在2021年3月11日制定了《陽春市開展紅火蟻統一防控行動方案》,積極建立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分工協作的防控機制,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部門聯動”的原則,壓實各地各單位防控屬地責任。推動形成市負總責、鎮(街)抓落實、村配合,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同時根據《廣東省防控紅火蟻若干措施》、《廣東省紅火蟻阻截防控方案》等文件要求,已建立市、鎮兩級紅火蟻防控技術服務體系。
二、解決防控經費
從2020年10月份開始,我局統籌2020年產糧大縣獎勵資金73萬元、2020年省級涉農資金100萬元用于建立紅火蟻防控示范區、印刷宣傳資料和購買防控藥物。至目前止,全市已投入資金192.22萬元,其中安排173萬元購買防控紅火蟻餌劑2.11萬公斤,除留存應急藥劑1000公斤外,其余全部發放給17個鎮(街道)用于紅火蟻防控工作;鄉鎮自籌資金19.22萬元,主要用于購買防控物資和隊伍建設;群眾自發購買藥劑約為4000公斤。印制紅火蟻宣傳資料10萬份,發放了4萬多份。
三、狠抓落實。重點抓好如下幾方面工作:
(一)做好宣傳和技術培訓工作。逐級分片開展培訓,由市農業研究與技術推廣中心負責對鎮(街道)農辦、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有關人員、農藥經銷商、種植大戶等進行培訓,各鎮(街道)負責對村級人員、農戶等進行培訓,并印發宣傳小冊子,讓廣大農民能夠認識紅火蟻及其危害性,掌握防控技術,為建立“統防統治”和長效防控機制打好基礎。至目前止,全市共舉辦培訓班、觀摩會20期,其中2020年12月8日在河西街道、2021年4月1日在崗美鎮那漠村各舉辦了1期全市紅火蟻防控現場觀摩動員會。5月在春灣鎮和八甲鎮各舉辦了1期市級培訓班,培訓人員1060多人次,發放紅火蟻防控宣傳資料4萬多份。
(二)建立市級防控示范區。我市分別在八甲鎮羅城村和春灣鎮新明村建立市級紅火蟻防控示范區各100畝,聘請專業公司完成施藥防控,現場演示紅火蟻防控撲殺技術,跟蹤、評估紅火蟻防控效果,目前防控效果良好。
(三)加強紅火蟻調查監測工作。全市各鎮(街道)農業技術部門安排專人負責監測轄區內紅火蟻疫情情況,及時匯報紅火蟻疫情。目前,各鎮(街道)都舉辦了紅火蟻防控技術現場觀摩會,動員村級積極組織發動村民開展群防群治。
(四)開展植物檢疫,減少疫情傳播。加強對花卉、苗木、草坪等帶土植物的檢疫,嚴把調運檢疫關。今年上半年,我局組織有關植檢員到松柏、春灣、合水等地進行產地檢疫9次,調運檢疫3次,主要檢查苗木、種子等農產品攜帶紅火蟻情況,多次發現紅火蟻并指導農戶進行了撲殺,進一步降低了紅火蟻傳播擴散幾率。
(五)開展統防統治行動。每年春季3月中旬-4月底、秋季10月中旬-11月中旬為統防統治行動時間,采取政府扶持、鎮(街道)組織實施、村民委員會、種植大戶和農民等出工出力的方式,落實統防統治。財政資金用于購買藥物,逐級分發到規模化種植戶和廣大農戶手中,在相對集中時間內全面開展施藥防控。
(六)開展督查、抓好落實。在統防統治期間,組織人員到防控現場檢查和指導,確保有藥物、有施藥人員,按時按質按量精準施藥,保證質量和效果。
(七)做好績效評估工作。每年12月,組織人員到防控現場進行調查,統計施藥覆蓋率、死亡率、復發率、防控效果等,開展績效評估。同時對漏防和復發的及時補施,鞏固防控效果,防止“死灰復燃”。
經過今年上半年防控后,在各地各單位共同努力下,我市紅火蟻發生危害情況得到了一定控制,發生面積由12萬畝下降到11.98萬畝,呈下降趨勢。至目前止,全市紅火蟻已防控面積9.3萬畝,防控地塊防治效果達85%以上,有效降低了紅火蟻發生程度級別,特別是4級以上發生程度的面積明顯降低,有效阻截了紅火蟻向未發生區的擴散蔓延。
下一步,我局計劃統籌整合2021年中央財政產糧大縣獎勵資金49萬元、2021年省級涉農資金213萬元用于購置紅火蟻防控藥物、培訓村級防控專業隊伍、印刷宣傳資料及現場觀摩等,抓住秋季這一防控有利時機,加大力度開展紅火蟻秋季統防統治工作。同時建議各鎮(街道)組織專業人員負責公共地帶紅火蟻的防控和監測工作。
上述是我們防控紅火蟻的做法,相信通過各級部門共同努力,我市能夠有效控制紅火蟻的危害。
在此也期望您今后繼續對我市紅火蟻防控工作給予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
陽春市農業農村局
2021年10月8日
聯系人:黎建新,聯系電話0662-7736182。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 對陽春市政協十屆六次會議委員提案第63號的答復